2025年10月14日是第56個世界標準日。今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增強伙伴關系,共促可持續發展”。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基石,是衡量產品質量、技術水平和產業能力的標尺。在邁向新型工業化的征程中,沈鼓集團始終將標準化工作置于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以“增強伙伴關系,共促可持續發展”為指引,通過構建先進的企業標準體系,不僅筑牢了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也推動了整個透平機械產業鏈的協同進步。

技術創新的“規范者”:
從“跟跑”“并跑”到邁向“領跑”
標準是創新成果轉化的橋梁。沈鼓集團始終秉持“技術創新與標準同行”的理念,將標準化融入技術創新全過程。在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十萬空分壓縮機、長輸管線壓縮機等“大國重器”的研制中,沈鼓不僅嚴格執行國際標準(如API、ISO)和國家級標準,更主動牽頭或參與制定了數十項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這些標準將復雜的設計經驗、精密的制造工藝和嚴苛的試驗驗證方法進行固化,實現了從單一產品成功到系列化、平臺化技術突破的重要跨越,推動我國高端壓縮機技術從過去的“跟跑”、“并跑”到如今正在邁向“領跑”。
智能制造的“連接器”:
打通信息孤島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標準是實現設備互聯、數據互通的“通用語言”。沈鼓集團積極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其中數據交互標準、工業軟件接口規范等企業標準發揮了核心作用。通過建立統一的設備通信協議和產品數據管理系統(PDM/PLM)標準,沈鼓集團打通了從設計、工藝到制造的全流程數據鏈,實現了生產過程的透明化、可追溯與精準管控。這種基于標準的內外部協同,顯著降低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成本,為構建柔性、高效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
質量安全的“守護神”:
鑄就卓越品牌
對于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裝備,質量與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生命線。沈鼓集團建立了遠超行業通用要求的內部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標準體系。從原材料入庫檢驗,到核心部件(如葉輪、機殼)的精密加工,再到整機性能測試,每一個環節都有詳盡的標準作業程序和量化考核指標。例如,在焊接質量方面,沈鼓集團執行高于國家標準的內部工藝評定標準,確保每一條焊縫都達到可靠。這套嚴苛的標準體系,是沈鼓產品能夠長期穩定運行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關鍵領域,贏得全球用戶信賴的根本保障。
綠色發展的“助推器”:
踐行“雙碳”承諾
圍繞“雙碳”目標,沈鼓集團的標準化工作正向綠色、低碳深度拓展。一方面,公司積極采用和制定產品能效標準,不斷推出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能效水平的節能型產品,幫助用戶降低能耗,為行業的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在自身運營中,沈鼓集團建立了綠色工廠標準體系,涵蓋能源管理、廢棄物處理、碳排放核算等多個維度,通過標準化管理實現節能降耗,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并獲評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設計示范企業”、遼寧省“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榮譽,在綠色制造方面贏得了廣泛認可。
伙伴關系的“粘合劑”:
共建產業生態
沈鼓集團深刻理解“伙伴關系”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公司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活動,與國際同行交流互鑒;同時,作為國內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骨干單位,沈鼓集團主動將自身的更佳實踐成果轉化為行業共享的標準知識,帶動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共同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這種開放、協作的標準化模式,有效增強了整個產業鏈生態的韌性和競爭力。
世界標準日:
沈鼓的承諾與展望
面向未來,沈鼓集團將繼續將標準作為企業創新與發展的核心動力,并著力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1.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動態優化覆蓋研發、制造、管理、服務全流程的企業標準體系,增強前瞻性和適應性。
2.強化前沿領域布局:在氫能裝備、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數字化服務等新興領域,加快標準研制,搶占發展制高點。
3.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地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體系更加兼容,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話語權。
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標準是人類邁向美好世界的共同語言。沈鼓集團愿與各界伙伴攜手,以標準之力,筑基高質量,智造新未來,共同譜寫能源化工動力裝備行業發展的嶄新篇章。